中厚板生产企业过剩产能淘汰速度加快
近年来,有两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摆在广大中厚板经销商的面前,即如何和钢厂合作以及和什么样的钢厂合作?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们看到许多中厚板生产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而且没有有效地解决办法。此时一些钢厂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市场也经常传闻某某企业即将倒闭,果不其然2014年以来,华东地区两家调坯轧材企业不再有新货供往市场,其中一家2013年的时候就断断续续基本很少开工,而另外一家在2013年的时候还在正常生产,现如今却已倒闭。除此以外,华北某钢厂一条中厚板生产线也在2013年之后停止生产。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保持开工的中厚板生产线有70条,设计产能8770万吨/年,部分生产企业开工率长期不足。2013年国内中厚板生产企业达产率仅在77%左右,这一数据低于其他相关的钢材品种。2014年以来,华东二线中厚板生产企业达产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一季度国内中厚板产量累计达到1720.5万吨,同比增长5.6%,但是华东部分企业中厚板长期减产、检修,个别钢厂甚至存在销售数据作假的行为。
长期亏损导致钢厂难以为继
近两年以来,国内中厚板市场价格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以2013年为例,20mm普中板全国均价仅为3715元/吨,较热轧板卷低9元/吨,较三级螺纹钢只高出55元/吨,从几个品种的价差就可以看出中厚板生产企业的窘境,毕竟中厚板生产成本要明显高于螺纹钢,也会较热轧卷板高出一些。据内部人士称,2013年大部分时间国内中厚板生产企业亏损幅度都在200-300元/吨,这也是中厚板达产率处于低位,个别厂家轰然倒塌的原因所在。
钢厂正在为当初的产能疯狂增长买单
曾几何时,中厚板这个品种作为香饽饽被众多钢厂所追捧,2007-2009年短短三年之间,国内中厚板新增的产能占目前总产量的四成以上。而2008年之后,随着钢价的断崖式下跌以及国际造船行业大幅萎缩,中厚板这品种仿佛被打入了冷宫,大量原本定位为品种板的中厚板生产线转而进军普板市场,部分厂家长期会有一条生产线闲置。现如今,虽然造船行业逐步出现复苏的迹象,但产能过剩的恶果需要有人来买单,中厚板生产线达产率低甚至倒闭也就在情理之中。
淘汰产能之路华东、华北先行
在目前停产或者倒闭的中厚板生产线中,华东、华北作为中厚板产能分别排名前两名的地区,中厚板生产线亏损问题也较为严重,加之这两个区域许多钢厂是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低,所以淘汰产能之路始于此。目前来看,宝钢、春冶、天铁、益成等中厚板生产企业产线拆除或者停产都是由于长期亏损所致。据悉,目前国内有5家钢厂7条中厚板生产线处于停产状态,设计产能合计为472万吨/年,而这几条产线恰恰都在华东、华北区域。
调坯轧材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在当前有效的70条中厚板生产线中,就钢坯来源分类来看,有50条生产线钢坯完全来自内部供应,而完全依赖外部供应的有4条产线,自供比例小于10%的产线数量共有10家。一般来说,调坯轧材企业因为生产相对灵活,其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是由于这几年中厚板市场价格大部分时间都在走下坡路,调坯轧材企业从采购钢坯到轧制成材这一时间过程中的钢价下跌需要自己承担,加之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成本高,因此生存环境举步维艰。虽然钢坯自供的钢厂中厚板生产线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亏损幅度更大一些,但由于其他品种产线可以弥补一些损失,且大企业享受着政府更多的照顾,因此若想倒闭并非易事。相反后期华东调坯轧材企业处境更为艰难,事实上当前部分企业已经显现出经营困境,亏损时不敢放量生产,而一旦有利润空间则钢坯难以采购。
和钢厂怎样合作、和什么样的钢厂合作
从近几年国内中厚板市场产能、产线变化可以看出,国内中厚板生产企业过剩产能淘汰速度正在加快,虽然2013年也有个别钢厂新产线投产,但是实际在生产的产线产能却在下降。此时选择合适钢厂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钢厂风险较大,而订货又需要提前付款,那么一旦钢厂出事,货款的追讨可能导致经销商主体破产,小心驶得万年船,挑选企业实力雄厚成为合作的前提条件。另外如何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经销商目的就是盈利,如果没有很好的模式获得利润,那么入市操作意义何在呢?譬如现如今较为流行的后结算或者代销模式便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模式。